2011年,福田汽車這位擂主,將會受到東風這位攻擂者的挑戰。
這場商用車界攻擂與守擂之間的較量,會相當的有看頭。
● 2010 雙強PK
637746輛/669664輛=95.23%。
東風天龍重卡在2010年表現搶眼
這是2010年商用車企銷量排行榜第二名(東風汽車公司)占第一名(北汽福田)銷量的比例。這一數字,創下了近幾年來的最高記錄。
雙方在2009年的銷量比例為44.99萬輛/58.85萬輛=76.45%;在2008年的銷量比例則是37.70萬輛/40.59萬輛=92.88%。
為什么2010年雙方的差距迅速縮小呢?
先來分析一下東風。根據中汽協數據,2010年東風汽車公司共產銷汽車272.48萬輛,同比增長36.05%,其中商用車63.77萬輛,同比2009年猛增41.74%。具體而言,東風汽車公司商用車業務的快速增長,主要得益于旗下2大板塊的發展。
其一是東風有限商用車公司,該公司作為集團公司旗下生產中重型商用車的業務板塊,在2010年共計銷售整車31.3萬輛,同比增長57.8%。其二是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,該公司為上交所上市公司,主要產銷輕型商用車(LCV)。2010年,東風汽車股份銷售輕型車30.1萬輛,同比增長44.8%。上述這兩家公司在去年的增速均大大超過行業平均增幅,為東風汽車公司的業績增長做出了很大貢獻。
福田歐曼CTX中高端重卡
而連續多年蟬聯中國商用車市場產銷冠軍的北汽福田,則在2010年銷售整車超過68萬輛,其中商用車66.97萬輛(含福田旗下輕卡業務、歐曼中重卡業務、歐V客車及風景輕客等業務),同比2009年的58.85萬輛增長13.80%,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。這其中,福田輕卡就貢獻了44.7萬輛之多。
一個是跳躍式增長,一個是增速放緩,雙方的差距在2010年迅速縮小。
● 反復的較量
事實上,東風和福田在這幾年的競賽中,差距時大時小,實力對比也在反反復復。
2007年,商用車銷量榜第二名東風與第一名福田汽車的差距是6.2萬輛;2008年,這一差距是2.89萬輛;2009年,這一差距被拉大到13.86萬輛;2010年,差距又被縮小到3.2萬輛。
福田歐馬可高端輕卡系列
按照這一差異曲線來看,第一商用車網記者得出兩個判斷:第一,2011年,隨著東風天龍重卡和東風輕卡的健康成長,東風與福田不可能重現2009年10萬輛級的巨大差距(2009年東風商用車公司與東風汽車股份這兩駕東風公司商用車業務的“雙引擎”,同時陷入低速增長),雙方在2011年的差距將會很?。?/P>
第二,在2011年,東風緊逼福田,福田與東風在商用車行業“第一集團軍”中你追我趕,將是競爭常態。而一汽、江淮等第二集團軍將繼續與第一集團軍保持10萬輛級的差距。
● 誰勝算更大
2011年商用車爭雄,究竟誰是老大?
相比前幾年,2011年有了一些新變化。
“東風多利卡”輕卡系列
除了東風商用車公司、東風汽車股份等東風旗下業務板塊的良好業績預期外,一個很不確定、但又可能決定格局的因素就是,東風與凱馬的合資。2010年10月22日,山東凱馬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發布公告,公司擬與東風汽車股份、管理團隊三方共同出資,在山東壽光成立一家以生產微客、微卡為主的公司。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2.2億元左右,凱馬汽車以現有的部分土地、廠房、設備和債務等出資,出資比例為51%,為合資公司的控股股東;東風汽車以貨幣出資,出資比例約為40%。東風汽車股份在合資公司中不具有控股權,但合資公司的銷量將納入東風的相關報表。
這就是說,如果2011年合資公司投產并達到預期產銷,那么,東風汽車公司商用車業務將會躍升到一個新的銷量臺階。事實上,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,因為東風凱馬合資公司的土地與廠房是現成的,營銷渠道與服務網絡也是現成的,不需要重起爐灶。
與此同時,作為目前的商用車老大,福田的天平上也增加了一些砝碼。2011年,福田歐曼第二工廠將投產,雙工廠運作的年產能將達到16萬輛,從而真正解決歐曼在2010年碰到的產能不足問題;福田汽車更提出,通過與奔馳合資、海外戰略、終端營銷新模式等,將2011年的產銷提高到89.2萬輛,同比增長27.4%。
在宏觀環境充滿變數的2011年,福田占據第一、東風緊隨其后的商用車格局是否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呢?
一切皆有可能。